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梁熙明
你根本不用看,就知道這場賽后尤蓬蓬們的反應,絕對跟去年一毛一樣,也是第一場3比0后,各種哎喲美麗足球,去年多半還會帶上天史珍香,第二場后,立刻囧狗不除,尤文不興。
你去翻翻你自己去年的微博,肯定就是這樣的。
其實,這種反差早在意料之中,上一場的3比0,被烏迪內斯的草門掩蓋了什琴斯尼頻頻神撲、烏迪內斯串串機會的現實,這種反差性波動,還將伴隨著尤文整個賽季。
這是目前這支球隊兩三年內一定出現的情形。瓊托利上任后,真正的任務是趕快填平歐足聯規定的1億財務缺口(目前還差兩三千萬左右)。此外沒有一筆引進,這個夏窗尤文唯一的消費引進還是瓊托利的前任,比他低半級的曼納當看守內閣時簽的小維阿。
整個夏窗,尤文就簽了一個小維阿,外加收回幾個外租的年輕球員,湊吧湊吧,就是現在的陣容。如果你有常識,該知道任何球隊絕無可能一個根本沒什么大動作的夏窗,就忽然翻身美麗起來。
比起上賽季,尤文除了兩個邊翼,主力陣容沒有任何變動——右翼走了老將夸德拉多,換成小維阿,左翼從科斯蒂奇換成坎比亞索。如果你好意思,不敢吹青春風暴,可以謙虛尤文實力“穩中有升”。
這場阿萊格里最重要、也是最見效的換人,是伊林換下坎比亞索,加強左翼突破,伊林是尤文全隊少數有一定突破能力,能依靠個人腳下前場過人的球員,但基于他仍然是青年隊成員,在消耗對方大半場、對手體力下降時,換他上去比較見效,這是上賽季一直證明的用法。
伊林上場后,左翼傳中給了弗拉霍維奇一個漂亮強勁的頭頂。但是,鑒于尤文中場較糙,無法細膩傳遞,美麗不起來,尤文的主要、甚至可以說唯一進攻手段,就是兩翼突破,起球傳中,高頭球硬砸。不光阿萊格里,連皮爾洛——教練畢業論文《我的足球》如何美麗的皮大師,都是只此一招。
這種已經被論壇微博技戰術分析家們瞧不上的“丑陋打法”,要求也簡單,除了弗拉霍維奇這樣硬扛的高點中鋒,就是有突破力的邊鋒。
阿萊格里一期,尤文邊路頗為奢侈,兩邊各自安排了兩個選擇——夸德拉多、貝爾納代斯基、道格拉斯·科斯塔,莫拉塔偶爾也踢左翼,連高中鋒曼朱基奇也會客串“假左鋒”。
這些人之中,曼朱基奇其實并不是真踢邊翼,莫拉塔時進時出,科斯塔腳法鬼魅奈何自制力差,貝爾納代斯基純粹邊路工兵一個,真正長久穩定持續發揮作用的,就是尤文剛放去國際米蘭的夸德拉多。
尤文八年,夸德拉多以其突出的腳下,成為尤文右翼穩定的尖刀,隨著年齡增長,速度體力下降,過人威脅減小,于是功能主要轉為右翼定點傳中。
別說在尤文,就是哥倫比亞隊這招也依然非常實用,最近的一場友誼賽,6月20日哥倫比亞2比0拿下德國,第一球就是夸德拉多標準的右翼定點45度起球,斜吊路易斯·迪亞斯頭攻得手。
取代夸德拉多的小維阿,目前只是一個能上能下、體力充沛的“運動員”(美國體育體系出來的很容易變成這一類),并不具備夸德拉多盛年那種狂飆突進的速度腳法,當然更欠缺夸德拉多那種南美人獨有的狡猾、痞。
“現代”足球,具備連續過人突破能力的邊鋒依然搶手吃香。這場比賽前,曼城剛剛吃進比利時左鋒多庫,兩年前的歐洲杯,意大利比利時之戰,多庫主攻左翼,意大利這一側,迪洛倫佐單防是比較吃力的,時常要依賴基耶利尼在中路重點照顧盧卡庫之余,過來幫忙兼顧清理,才搞得定。意大利自己根本不培養這一類人,幾十年來唯一具備突破能力的正宗邊鋒,就是如今正代替穆里尼奧指揮的布魯諾·孔蒂(因為穆里尼奧禁賽)。至于小基耶薩,連阿萊格里試過以后都承認:他是前鋒,不是邊鋒。
所以,很可能,尤文的賽季表現依舊生澀,縱然弗拉霍維奇與小基耶薩精神狀態大大好于去年,因為缺乏有突破能力、腳下有活兒的球員,很容易陷入單調的邊路傳中、中鋒頭球硬砸模式,一旦進展不順,替補換來換去,無非是上米利克,單中鋒變雙中鋒,兩個高點加料硬砸,左翼伊林替坎比亞索,或者去年的傳中打腿王科斯蒂奇,右翼讓又一個“美國運動員”麥肯尼換小維阿去硬突,就像今天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