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報道
2月8日從克羅地亞傳來噩耗,曾執教過上海申花與中國國奧的克羅地亞籍教練布拉澤維奇因病與世長辭,享年87歲。初聞此訊,記者有些難以相信,但確認之后卻是遺憾滿滿。
原本在去年跟隨中國2003年齡段U19國青隊以及2001年齡段U21國青隊前往克羅地亞拉練期間,記者曾打算與布拉澤維奇聯系,希望去看看許久未見的老帥。但當時國青隊采取“泡泡式”的管理方式,為了減少疫情對球隊的影響,記者便未能前往去看望老人家。
步入2023年,由于中國2001年齡段U22國奧隊即將重新啟程前往克羅地亞拉練,加上各方面都已經全面放開,所以,記者盤算著此番再度跟隨隊伍前往期間可以抽空與布拉澤維奇相見了,甚至曾一度暢想過見面后該如何訴說,因為他當年所帶過的那些國奧隊員如今依然是中國足球倚重的力量。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老人家竟然先走一步。這不能不說是記者留下的一個終身遺憾!
2010年初識“老大”
2010賽季,申花聘請布拉澤維奇擔任主教練,在普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一幫年輕球員在這位老帥的率領下最終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也正因為此,剛剛經歷了反賭掃黑的中國足球向他發出了邀請,最終,布拉澤維奇受邀擔任93國奧隊主教練,中國國字號隊伍迎來了史上最大牌外教。2010年12月初,在中國足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第一次正式與布拉澤維奇相識、相知。彼時,記者剛剛從瑞士蘇黎世采訪國際足聯代表大會返回國內,期間,時任中國足球足管中心主任、足協專職副主席韋迪就向記者透露,國奧隊將聘請布拉澤維奇掛帥。所以,對于布拉澤維奇出任國奧隊主帥已有準備,畢竟,從2009年開始,這個年齡段隊伍的主教練已經先后更換了三任,隨著奧運會預選賽的臨近,這支隊伍需要有一位“大場面”名帥壓陣。
在新聞發布會之前,記者在現場遇到了曾在北京國安、深圳、陜西等多家俱樂部擔任守門員教練的托米奇。當布拉澤維奇走進發布廳時,托米奇就將其拉到一邊,并將記者介紹給了布拉澤維奇,說:“你是足球教練里面的‘老大’,這位是中國足球記者里的‘老大’,你們未來將會有很多合作!”就這樣,記者與布拉澤維奇正式認識,此后半年多時間里合作一直相當愉快,盡管最終的結果未能如愿。
煙不離身很隨和
或許是他的年齡,也或許是他的經歷,在布拉澤維奇執教國奧期間,不管是跟隊采訪的記者抑或是足協人士,包括球隊中的工作人員或球員,都將他稱為“老布”。這既是對他的一種認可,更是一種尊重。老布是位非常隨和的老頭,而且很善于和記者打成一片。
不過,記者對老布印象最深的還是煙不離身、煙癮很大。記者跟隊采訪期間曾多次遇到過這樣的情景:帶隊訓練間歇期間,老布會將隊員交給助手拜塞克,自己走到場邊詢問記者是否帶煙了,得到確認后,會躲到遠處的僻靜處點上一根,猛抽幾口后再重新返回訓練場繼續帶隊訓練。整個訓練結束后,隊員們收拾、上大巴車,準備返回酒店,老布又會悄悄到旁邊去抽上一口。不僅于此,在下榻的酒店與記者聊足球、聊對手時,老布同樣也是煙不離手。
很顯然,老布沒有那么多講究,當然也或許是因為與記者有一種無言的絕對信任,所以也就無需講究了。當然,由于老布的英語不是很好,我們的語言交流方面有一些障礙,他的助手拜塞克便成為了最好的翻譯,使得我們時常坐在一起暢談。特別是當時中國足協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庫與資料庫,老布將亞洲國奧年齡段對手的信息搜集工作全部交給了記者。期間,記者時不時需要將對手的信息匯總給老布,因而日常交流也就更多。但每一次,除了咖啡之外,就是“冒煙”。
危難時刻他殿后
盡管“老布”平常很隨意,但遇事卻顯得那么沉著。2011年1月,中國隊前往卡塔爾參加亞洲杯賽,而國奧則在老布的率領下前往埃及拉練。記者在采訪完亞洲杯賽后,隨即從卡塔爾趕赴埃及。但在集訓后期,埃及發生了“阿拉伯之春”的變故,國內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酒店內,各種通訊設備一度全部中斷,不僅互聯網被掐斷,連手機也完全沒了信號;酒店外,槍炮聲不斷,甚至時不時傳來發生武裝沖突的消息。而球隊正常的訓練已經被迫停止,年輕的國奧隊員們都擔心自己是否能正常回國。
(2011年1月底在埃及率89年齡段國奧隊拉練。)
不過,經歷過前南斯拉夫內戰的布拉澤維奇顯然面對周圍所發生的一切并不陌生。期間,他一直嘗試著用一位過來人的平和心態感染和影響隊員,每次集中就餐時,老布總會告訴隊員們:我們不再安排訓練了,大家可以集體去泡泡澡、游游泳,不要受外面的影響,安心休息,然后高高興興回家。同時,也告訴隊員們不要過多考慮外面的局勢,也不要走出酒店,畢竟在酒店里是比較安全的,更何況酒店距離市中心還有那么遠的距離。
當時國奧隊教練組中除了老布之外,還有助教拜塞克、米洛、守門員教練安東尼奧等人,此外,老布的兒子也從克羅地亞趕到了埃及開羅。按照計劃,老布和他的幾名助教可以提前離開埃及,而國奧隊的中方工作人員以及教練加上球員則是晚一天才會離開,而且很多航空公司都已經因為埃及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而關閉了航路,所以,國奧隊隊員們以及中方工作團隊能否按計劃離開埃及也依然還是一個未知數。
在這種情況下,老布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他讓幾名克羅地亞助手以及兒子都按計劃提前一天從開羅轉道奧地利的維也納、返回薩格勒布,自己則是留了下來。待第二天國奧隊大部隊人馬踏上離開開羅、飛往迪拜的飛機后,再選擇離開埃及。在國奧隊大部隊登機后,記者曾請當時的球隊管理嘗試著給老布發去了短信,收到了老布的回信。而在抵達迪拜轉機,再一次聯系老布時,老布回信說:自己總算是踏實了,他將在第二天返回克羅地亞。
盡管這只是一個小插曲,而且老布并沒有過多解釋,但是,他用他的行動告訴了國奧隊全體球員:什么才是團結一致、團隊協作。所謂的“患難見真情”,大概莫過于此。而在這之后,盡管中國國字號隊伍有過像里皮、希丁克這樣的更大牌世界級名帥,但卻再也見不到像老布這樣的親和老帥了。
“老布”走了,但作為親歷者,記者永遠記住了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