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閆羽
巴黎圣日耳曼被皇家馬德里逆轉,歐冠1/8決賽出局,梅西怎么樣了?
這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而更耐人尋味的是并沒有太多人真的去問這個問題。稍微琢磨一下,這種感覺可以說是相當奇妙,它仿佛是在暗示我們:梅羅時代已然完全成為歷史,曾經的絕代雙嬌并沒有“人挪活”,在歲月和環境的雙重侵蝕下,這一次他們是真的“回不去”了。
也許會有人疑問:巴黎輸球就代表梅西踢得差嗎?當然不一定。至少在賽后《隊報》的評分之中,阿根廷人在苛刻的法國媒體這里還是拿到了“及格”的6分。這也是巴黎一方的第二高分,僅次于姆巴佩和維拉蒂(均為7分)。就這一點來看,梅西的表現還是“稱職”的,假如最終結果是巴黎小勝而非皇馬逆轉,那他的得分說不定還能再高一、兩點。
然而問題的關鍵,實際并不在于梅西的發揮好壞,關鍵是他似乎已經完完全全地失去了“主角光環”。老話說高手對決勝負往往在一招之間,而王牌巨星就是能夠決定比賽之人——這種角色梅西以前常常扮演,但現在我們會更多地感覺到他的“邊緣化”。一會兒是邊鋒,一會兒又是“拖后組織”,阿根廷人在巴黎的角色時常變化,卻并非是在展現他的無所不能。事實是本賽季的梅西只是在換著方式“扮演配角”,畢竟姆巴佩才是這里最亮的那顆星。
鑒于環境和場上角色的變化,梅西在本賽季的數據滑坡一般來說都很容易找到理由來解釋,比如“射門變差”是因為他現在的活動區域通常距離球門更遠,自然無法保持像以往那樣的威力。而“遠離球門”又是因為巴黎與巴薩的風格不同,前者沒有那么多的來回倒腳、層層推進,而是喜歡更加直接一點。不過話說回來,客場對皇馬這一戰梅西的拿球機會并不少,觸球數和傳球數都是本隊第二多,僅少于維拉蒂。但即便是這樣,阿根廷人也沒有挺身而出改變比賽,只是做了一個“角色球員”應該做的事情。
或許就過程而言,我們不應該批判一名“表現合格”沒有犯錯的球員,但是論效果,這畢竟是一種失敗的結局。首回合巴黎圣日耳曼1比0小勝皇馬之時,梅西曾因罰點球而遭到輿論的猛烈抨擊,這一反應似乎有點過激,但也有人提出疑問:“難道因為他曾經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員,身上就該有免死金牌不能被媒體差評?”這說的不是沒有道理,論能力梅西可能仍然是全世界靠前的那一檔,但相比巴黎為得到他付出的代價(超高薪水和放棄選擇其他球員的可能性),以及大眾曾經的超高心理預期,只能讓人吐出兩個字:“不值”。
誠然,問題肯定不全出在梅西這里,圣日耳曼隊的“頭重腳輕”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也不是阿根廷人來了以后才有的,但論結果就是曾經被稱作是“GOAT”的這位不僅無力改變現狀,還“隨波逐流”加重了大巴黎的病征。所以還應該指責波切蒂諾不會用梅西,或者說巴黎的人員結構、戰術不契合阿根廷人嗎?那樣的說法本末倒置,因為沒有豪門會圍繞著即將35歲的老將來重新建隊。
當腳下的魔力不再,伴隨絕代雙驕最多的恐怕也就只剩下了流量。說個趣聞,最近公開號稱要買下切爾西的一位加納金礦老板,他的口號就是收購成功后會引進C羅和梅西。這樣的言論非常容易惹眼球,但從競技角度而言哪有多少益處?如今英超藍軍的整體足球踢得正溜,往里塞不能跑太多的老將難度絕對不低。并且就算論流量,梅西也有開始式微的趨勢。皇馬對巴黎次回合戰前,無論西班牙還是法國的媒體都很少討論與對手熟識的阿根廷人,其中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都明白梅西已經不太可能成為比賽的決定性因素。
當西法兩家把焦點全放在姆巴佩身上的時候,天空體育倒是在賽前做了一期專門討論梅西和C羅的節目。在其中前英格蘭后衛卡拉格的看法是梅西雖然去年剛拿了金球獎,但恐怕這已是大家最后一次看到梅羅拿下重要獎杯。而加里·內維爾則附和道:“如果你問某人‘挑一個你最想要的球員加入球隊’,現在大家的答案都不會是梅西和C羅,而會是姆巴佩、哈蘭德、薩拉赫或者萊萬多夫斯基,這是很多年以來的首次。”
鑒于皇馬巴黎大戰和英超并沒有什么直接關聯,我們不懷好意的推測天空體育其實是想順帶著評一評最近被各種負面消息包圍的C羅,也順便吹捧一下英格蘭聯賽的代表人物薩拉赫。按照卡拉格的說法,C羅的表現其實還算不錯,37歲了還能為曼聯多次破門簡直不可思議,但問題是大家都會拿以前的C羅和現在C羅比,那自然就感覺相當糟糕。而這句話換個方向來表述,就是大家都知道葡萄牙人的確老了。
論當下境遇,梅西和C羅有太多相似之處,只不過葡萄牙人仍想當主角所以鬧出了很多八卦,而阿根廷人則甘當配角或者說不再可能競爭到主角,顯得稍微平靜一些。但結果都是一樣的,自己過得不太如意,球隊看上去也不會在2021-22賽季達到理想目標。如此情況下,我們還能指望未來有“神跡”重現嗎?現實一點,應該向梅羅當主角的時代告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