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鏈接收聽本期播客:說好的身體優勢呢?我們連給越南足球上上對抗的資格都沒了嗎?
本期主播:體壇熱搜研究所所長 大飛
本期話題:國足得上身體啊
國足3-2越南,3個進球,套路上是長傳沖吊,我們對陣東南亞球隊慣常的打法,看似奏效了,但如果你看了整場比賽,我們對陣東南亞球隊的身體優勢也在縮減:除了空中制造的三次機會,我們在地面上的身體對抗上似乎不那么占便宜了。
而且3個進球,高空爭奪中,我們都相對巧妙地“躲開”了對抗:
第一個進球:艾克森和張玉寧相繼的頭球接力,我們在守轉攻中本方小區內的一腳長傳,兩次頭球過渡秒在位置和時間,幾乎無對抗地位武磊制造了單刀;
武磊的兩個球:在王燊超的精準傳球和武磊的機警跑位,其實肢體接觸同樣也不多,武磊的首球甚至完全沒有身體接觸,主要是越南防線落點判斷的問題,這多少來自東南亞球隊防空的“基因缺陷”。
同時一個容易被我們忽視的細節:下半時21歲中后衛阮清平替換有傷在身的裴進勇,事實證明,這位00后小將一經出場,就是中國隊前場進攻的突破點,武磊第二、三粒進球,均是阮清平防守漏人,我們也是趕上了人家陣容沒那么齊整。
當然,體能和注意力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本屆12強賽,越南隊的比賽內容無論對手強弱一直都有不少局部時段的亮點,但越南隊身體和精神的強度也很難維持90分鐘,這也是目前越南隊實力的客觀寫照,不然以越南的腳下技術,如果韌性和抗擊打能力增強,可這就是不是12強賽門檻級別的球隊了。
但當兩隊都處在“滿血”狀態下,截圖看看幾個越南隊和國足身體對抗的一些場面:
這個片段雖然也有越南球員腳下細膩的優勢,但持球背身的時候,國足隊員很難通過簡單的擠靠對越南隊的球員形成明顯干擾;
禁區弧頂處,越南前鋒可以倚住國足中衛頭球會做給隊友完成遠射!
這次和張玉寧的對抗,雖然有犯規嫌疑,但是越南隊已經有主動上身體對抗的意識且動作聰明、隱蔽;
甚至,越南隊的第一個進球,你細品,也是針對國足防線的一次長傳沖吊...
國足陣中,只有蔣光太和張玉寧有常規的身體對抗優勢;替補出場的蒿俊閔有一次右路的人球分過;其他人沒有明顯身體優勢,并且手上和身體都沒有主動找對抗的侵略性的動作,武磊被夾擊丟失球權的次數其實不少,艾克森也沒法穩定背身拿球,事實證明,長傳沖吊依然管用,但更多的是消耗,這已經不是閉著眼睛砸頭球就能進球的年代了。
跟東南亞球隊拼腳下技術,國足歷來不占優勢,這場陣地戰中的對比腳下差距似乎更加明顯,而再往亞洲第一梯隊上看,拼腳下更是沒有勝算。
所以,國足不能再“吝惜”身體對抗了:手上動作一定要多一點,甚至戰術犯規多一點也無妨,只要不在危險區域且不要減員,中場的絞殺才是12強賽的王道,甚至是當今國際足壇頂級對決的王道。
對日本替補登場的洛國富,上來很快吃到黃牌,給日本中場攪得人仰馬翻,你要有玩命的氣場,對手自然也會慫。
亞洲足球的天花板日本的上限就在對抗不足,腳下技術優勢固然賞心悅目,局部場面視覺沖擊也比較夸張,但一個客觀事實是:足球場畢竟太大了,被過了自己追回來或者隊友補位再放倒他也來得及...
當然,上對抗也有講究:第一不是廢人的臟動作,這背離足球運動的本源;第二,上手的位置不要過高,不要一眼就被裁判識破,要聰明一點,要制造一些可吹可不吹甚至有利進攻級別的“準犯規”。
比如這次吳曦的上手動作,由于直接擊中對手頭部,太容易被裁判看到,結果吃到黃牌,張玉寧對陣越南的比賽也有一次背身卡位用手打到對手頭部被吹犯規,上手找對抗也不能太愣頭青。
像洛國富對陣日本隊這次背身,手一直支開在半高的位置,有效隔開日本隊的防守隊員,最終完成轉身和傳中。
目前德轉身價最高的防守型中場之一基米希,身體不算強壯,但“上手”意識明顯:
主動張開手臂去“鎖定”防守人;
對手反擊時連續上身體延阻德佩的推進,雖然沒撞過,但被戴維斯的補位防守爭取了時間;
角旗附近防德佩“背打”,手一直死死頂住德佩腰眼,最終成功防守。
在12強賽的大多數比賽里,我們很難在控球上占優,即對比賽的參與度和主動支配能力不足,如果完全被動地防守,球員的注意力很難保持集中,這個時候,需要隊員們把手支開,主動找身體對抗來為自己找比賽的存在感。
不然,如果依然這么“老實巴交”地踢球,我們連給越南足球上上對抗的資格都沒有了...
下一戰客場挑戰沙特,拼腳下沒戲,國足隊員必須得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