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白亼
進入五月份,NBA的重啟工作已經得到了有效的落實,現在聯盟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去尋找一個合理的復賽賽制,來盡可能公平地決定季后賽席位的問題。根據此前的報道,聯盟的高層曾經就取消東西區,完全依照戰績進行季后賽1到16號種子球隊排序對陣的設想。與此同時,仿照世界杯的小組賽模式也是潛在的可能選擇之一。
不過,根據ESPN記者扎克·洛維的消息,有不少球隊和聯盟的高層管理人員都對舉辦季后賽資格附加賽和小組賽的提議表示了擔憂,并且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如果聯盟通過小組賽的形式來決定最終的季后賽席位,有聯盟內部人士表示,這種形式很容易讓一些樂透區的球隊,憑借著非實力因素獲得季后賽資格。在整個聯盟休戰三個月的情況下,部分實力平平的隊伍可能通過一周的神經刀式表現淘汰實力遠在他們之上的隊伍,從而獲得季后賽的資格。
據多位已經看過這份提議的消息人士表示,NBA可能召回20或24支球隊參賽,并將它們分成四個小組進行比賽,每組包含5支球隊。NBA會對不同級別的球隊進行劃分,從而平衡每個小組的實力配比,即為一支頂級球隊;兩支強大的季后賽球隊;一支低級別的季后賽球隊;一支當前的樂透區球隊。各隊將與本組的每支球隊至少交手兩次。每組的前兩名球隊都將進入八強,然后像正常的季后賽一樣展開七局四勝的系列賽。球隊實質上可以從小組出線進入季后賽第二輪。
另一種方案是,在西部,聯盟召集灰熊、鵜鶘和開拓者這樣有可能爭奪西部第八席位的球隊先進行附加賽,然后在開啟完整的季后賽較量。這種方案乍一聽似乎很是合理,但是在各支隊伍看來,提前開始的附加比賽會讓這些球隊提前找到狀態,適應季后賽級別的對抗,而當季后賽真正開始的時候,慢熱的隊伍就會吃虧。
最后要說的就是取消分區,讓16支球隊進行季后賽混戰的方案。對于現階段已經獲得季后賽資格的球隊,他們在排位上本應該獲得優勢,所以目前排在14或者15名的球隊要和幾支接近季后賽成績線的球隊進行附加賽。這種賽制除了還有部分球隊先一步獲得比賽機會的弊端外,很多強隊也會怨聲載道。比如排名聯盟第一的密爾沃基雄鹿,他們本有可能在東部無人可擋一路殺入總決賽。而在這種模式之下,他們很有可能在半決賽就被快艇淘汰出局。
現在來看,不論是哪種方案都存在著一定的弊端,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根據扎克·洛維的說法,不少聯盟內部人士也都在抱怨,這些概念都是一些噱頭,與球迷和賽事管理者所認為的合法賽程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