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網“第二集團”蓄勢待發 撬動巨頭版圖還會遠嗎?

體壇+特約記者巖石報道
1小時40分鐘,格魯吉亞的巴斯拉什維利以兩個6比4戰勝了頭號種子德爾波特羅,加冕中網男單冠軍。隨后男單眾將將轉場上海,繼續中國賽季的征程。雖然沒有獲得中網的冠軍,但大菠蘿本賽季的表現依舊不乏亮點,賽季還有一段時間,這位前美網冠軍的表現依舊備受關注,他所在的第二集團對男子網壇的走向依然有著不小的影響。
進入十月,ATP的賽季進入了倒數第三個月,四大滿貫已經全部結束,大師賽也只剩下了上海和巴黎兩站,加上年終總決賽,2018賽季就要結束了。
與以往很多年相比,男子網壇四巨頭的格局變成了三巨頭,德約科維奇賽季中段開始之后的重現榮光是一大看點,德爾波特羅、伊斯內爾、茲維列夫等也有大師賽冠軍頭銜入賬,這個賽季第二集團的沖擊力相對以往更為猛烈。
從10月1日的世界排名來看,納達爾、費德勒、德約科維奇占據前三,其后是今年表現頗有亮點的的德爾波特羅和茲維列夫,隨后是西里奇、蒂姆、迪米特洛夫以及安德森和伊斯內爾。排名從很大程度上反應出來了本賽季球員的狀態和成績,排名前五的選手都有至少一個大師賽的冠軍入賬。如果是幾年前,四巨頭通常會包攬全部的大滿貫和大師賽冠軍,雖然也有過瓦林卡、德爾波特羅或者西里奇這樣的攪局者,但大部分時間大賽的冠軍還是會被巨頭們所壟斷。
2018賽季是有些不一樣的,以德爾波特羅和茲維列夫為首的第二集團勢頭很猛,在大滿貫上形成的沖擊力雖然有限,但在大師賽和500賽事中的表現卻足夠說服力。德爾波特羅拿下了阿卡普爾科、印第安維爾斯,茲維列夫拿到了馬德里和華盛頓冠軍,伊斯內爾則是邁阿密賽的冠軍。
今年8月,德爾波特羅的排名來到了世界第三位,這是這位前美網冠軍職業生涯的最高排名。21歲的茲維列夫是被寄予厚望的95后,在費納熬走了一代又一代球員,終于熬來了95后的時候,小茲肩負了替幾代球員“報仇”的重任。25歲的蒂姆在紅土有很強的競爭力,在法網和馬德里兩項高水平賽事中都進入了決賽,與茲維列夫和德爾波特羅相比,蒂姆還需要一個有分量的冠軍來證明自己,當然法網亞軍也是一個很出類拔萃的榮譽,畢竟冠軍是納達爾。伊斯內爾已經33歲,但卻迎來了職業生涯的新高度,這位溫網馬拉松之戰英雄本賽季不僅有大師賽冠軍進賬,世界排名也進入了前十。
所有的堡壘都是逐漸被攻破的,穆雷何時重回巔峰不得而知,已經37歲的費德勒狀態開始走下坡也是可以接受的事實,納達爾、德約科維奇兩位30+球員如今老而彌堅,不過傷病是他們最大的對手。2009年德爾波特羅美網奪冠之后曾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打破巨頭格局的球員,但此后連續不斷的傷病讓他失去了機會,不知道今年的表現是否會讓他找到更多自信。年輕的茲維列夫和蒂姆以及中生代的迪米特洛夫、拉奧尼奇、錦織圭,30+的伊斯內爾、安德森、西里奇也偶有閃光。所謂的第二集團人數之多,水平之接近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這個階段會有新的巨頭出現嗎?會撬動巨頭的版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