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杯林丹任三單“因禍得福”? 兩種變陣或出奇效

體壇+特約記者逾暉報道
北京時間5月20日,2018羽毛球湯姆斯杯將在泰國曼谷打響。作為國羽靈魂,林丹即將代表男隊第九次出戰湯姆斯杯,自2002年起,林丹就牢牢掌握住了第一單打的位置,而如今因為積分規則,他不得不再次出任第三單打。林丹出任第三單打似乎對國羽來說是一個十分不利的情況,但禍兮,福之所伏,這反而給了中國隊微調陣容的靈活性。
國羽在排兵布陣時完全可以根據對手的具體情況調整林丹的出場順序。當對手單打實力不強,需要三個單打去搶分時,便按常規的陣容,即:諶龍;張楠/劉成;石宇奇;李俊慧/劉雨辰;林丹,安排出戰。
而當對手實力較為均衡,國羽需要搶前三場,盡早結束戰斗時,便可以撤下諶龍或是石宇奇,讓林丹依據排名遞補,出任第二單打,由年輕有沖擊力的喬斌出任第三單打,這個時候陣容就變成了:諶龍(或石宇奇);張楠/劉成;林丹;李俊慧/劉雨辰;喬斌。這個陣容可以將最強的選手堆積在前三場,力求一鼓作氣擊敗對手。
有了這兩種變陣,國羽在面對不同對手時,在陣容選擇上就會變得非常主動。面對丹麥這樣擁有三名優秀單打,但雙打實力一般的隊伍,中國隊完全可以安排林丹到第二單打,拼前四場,爭取打成3比0或是3比1。而遇上韓國隊這樣雙打不錯,單打實力不強的年輕隊伍,就可以安排諶龍、石宇奇、林丹針對對方的三個單打。
而上述的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下:無論是諶龍還是石宇奇,第一單打都必須有穩定的發揮。因為一旦第一單打意外輸球,無論是士氣上還是比分上,都會直接導致隊伍陷入極端被動的局面。湯姆斯杯到底是一個團體比賽,勝利依靠的是團隊作戰,眾志成城,而不是某一個人的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