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反擊澳網奏響凱歌 進攻不再是取勝唯一利器?

體壇+通訊員呆瓜報道
2018澳網女單的角逐以沃茲尼亞奇和哈勒普一場精彩的防守反擊大戰作結,而這場決賽也正是女單整體形勢的最佳寫照。在小威廉姆斯、阿扎倫卡等名將紛紛缺席的情況下,打進女單四強的球員分別是哈勒普、科貝爾、梅爾滕斯和沃茲尼亞奇。這四位都不是傳統的進攻型球員,反而是之前不被專家看好的“防守反擊”打法,當然除了四強之外,謝淑薇、A·拉德萬斯卡等具有觀賞性的打法也在本次澳網獲得了一致好評,在眾多“猛女”中突圍,防守反擊再次成為了女子網壇的香餑餑。
回顧去年四大滿貫得主不難發現,她們在骨子里都絕對的進攻意識,無論是兩位黑珍珠小威廉姆斯和斯蒂芬斯,還是新生代穆古魯扎和奧斯塔彭科,在她們的技戰術中都有致命搏殺尋求制勝分的一拍球。去年法網奧斯塔彭科決賽逆轉哈勒普之后,已經誕生了“防守反擊沒有未來”的觀點,但本屆澳網之后再看,事實并非如此。
先來看看傳統的進攻型球員表現如何?上個賽季末短暫登頂世界第一的普利斯科娃在本次澳網戰績還算不錯,打進八強后被哈勒普兩盤橫掃,賽后她也放話“她總是能借用我擊球的力量進行變線,我再也不想和哈勒普打球了。”沒錯,在過往7比1的懸殊交手紀錄便不難看出,哈勒普絕對是她的苦主,而密不透風的防守和借力變線的打法也讓她很難組織自己的進攻。美網亞軍凱斯同樣在八強戰中輸給了另一位主打防守反擊的名將科貝爾,對手面對勢大力沉的回球時采用的下蹲式擊球總是能回出更快的球速和更大的角度,讓凱斯望球興嘆。
去年法網冠軍奧斯塔彭科第三輪便被淘汰,她在和愛沙尼亞小將康塔維特的一場對攻戰中敗下陣來,然而獲勝的康塔維特同樣逃不過下一輪出局的命運,面對主打旋轉的單反名將納瓦羅,愛沙尼亞人的進攻穩定性還是不足,沒能在全場都保持住專注力,同樣來自愛沙尼亞的暴力進攻型老將卡內皮也敗在了納瓦羅的手中。最慘的還屬兩屆溫網冠軍科維托娃,她在首輪即遭遇長盤大戰不敵佩特科維奇,連續的進攻也讓她在比賽中小腿抽筋,體力不支。
想要在大滿貫比賽中奪魁,只打好一場比賽是絕對不夠的,進攻型球員能否持續自己在場上的專注度,提升進攻的成功率變成了一個無從下手的難題。而防守反擊打法更加保險,需要自己主動發力的環節并不多,只要練好跑動并且提高自己在場上的預判能力,也許在大滿貫的舞臺上可以走的更遠,或許在這個女子網壇的亂世時代,防守反擊打法即將變成一個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