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勒普落敗成"三亞小姐" 不除心魔恐成薩芬娜第二

體壇+特約記者雨人報道
哈勒普對沃茲尼亞奇的澳網決戰,絕對是一場事關她們人生命運的戰役,勝者就此摘掉無滿貫球后的帽子,負者將繼續悲情陪跑,甚至可能從此與大滿貫冠軍無緣。結果,沃茲贏下決勝盤笑到最后,歷經坎坷終修成正果,而哈勒普縱然一直是砥礪前行,卻成為不折不扣的“三亞小姐”。
越贏不了的人越是輸不起,無論哈勒普還是沃茲都將這個道理詮釋得淋漓盡致,這其中哈勒普是法網雙亞王,2014和2017年分別輸給莎娃和奧斯塔彭科,而沃茲是如假包換的美網雙亞王,2009和2014年不敵小克和小威屈居亞軍。
當共同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注定有一位成就更好人生,另外一位佳麗則如陷泥沼不可自拔。最終哈勒普扮演了功敗垂成的女配角,縱然她在賽后主動擁抱對手,盡顯大度,可遺憾之情溢于言表,用毛巾遮臉的那一刻,不知有多少人心疼歷經坎坷的哈妹。
誠然,有太多充滿正能量的勵志故事成為失利者的心靈雞湯,例如穆雷歷經五次決賽才看到最美風景,倫德爾也是在四次失利后終破冠軍荒。然而認清現實活在當下,澳網決戰對于沃茲和哈勒普就像是橫在天堂和地獄間的獨木橋,走過去的沃茲此生無憾,留在天堂那一頭的哈勒普只能繼續在等待中徘徊,在徘徊中等待,這何嘗不是煎熬?
當沃茲成為絕不放棄的榜樣力量,三進大滿貫決戰的哈勒普卻難求一冠,自然被視為舊傷未愈又添心魔的典型代表,而以史為鏡,心魔不除往往輪回不止。同樣登頂過世界第一的薩芬娜就是最現成的例子,她三進決賽均以失敗告終,這之后迅速走下坡路,未能在網壇掀起一絲波瀾。
我們相信哈勒普不是第二個薩芬娜,但她能否戰勝心魔捅破窗戶紙充滿不可確定性。除了接二連三遭受功虧一簣的打擊,需要多久和多大勇氣能站起來,1991年出生的哈勒普也是奔三年紀,除了要與年齡相仿的沃茲、穆古魯扎和普利斯科娃斗法,還要受到奧斯塔彭科等95后小將的沖擊,因此她今后還有多大機會摘掉無滿貫球后的帽子,誰都無法給出答案。
“我戰斗到最后,我的職業生涯還有很多年去拼搏,希望還有像今天這樣的機會。”哈勒普的賽后感言令人百感交集,正所謂戰斗不停,夢想不滅,我們期待她能上演屬于自己的逆襲童話,也向這位為事業做縮胸手術、今年澳網兩場救賽點的女神致敬,只不過,她要繼續等待又不知何時結束等待,想想都替哈勒普感到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