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首次“費納決”僅差一輪 三大X因素左右歷史?

體壇+記者謝偉報道
隨著納達爾3比0拿下多爾戈波洛夫、費德勒3比0戰勝科赫爾斯奇雷伯,萬眾期待的美網首次“費納決”僅剩一步之遙了。男單1/4決賽中,納達爾將面對俄羅斯小將盧布勒夫,后者淘汰了9號種子戈芬,費德勒將對陣2009年賽會冠軍德爾波特羅。
在第三輪戰勝F·洛佩茲后,費德勒就在新聞發布會上表達了對美網“費納決”的憧憬:“這么多年,拉法(納達爾)和我都嘗試能在這里打場比賽但一直沒有實現,我想最近那次就是幾年前我和諾瓦克(德約科維奇)比賽浪費了賽點,那是很接近的一次。這周,我沒有感到什么必要的壓力,我們走著瞧吧。下半區會有個新的大滿貫決賽球員,這是件令人興奮的事。在上半區我們還有許多厲害的球員,他們都有高水平表現,我很開心能在他們之中。今天拉法贏了比賽,我也很為他開心,我們拭目以待吧。”
費德勒指的是2011年美網男單半決賽,他浪費賽點輸給德約科維奇,后者在決賽中力克納達爾奪冠。其實從2008-2011連續4年間,費納都是只差一步就能在法拉盛會師,但命運總是讓他們在這里的相遇最終陰差陽錯。2008年,納達爾在半決賽負于穆雷,讓費德勒在決賽空等一場;2009年,納達爾在半決賽被德爾波特羅斬落馬下,無法會師闖進決賽的費德勒;2010年,費德勒在半決賽不敵德約科維奇,遺憾未能在美網決賽上演“費納決”;2011年費德勒再次在半決賽被德約科維奇擊敗,無法在決賽中和納達爾隔網相對。2012年之后,費納的職業軌跡就再未在同一水平線上,兩人此起彼伏的發揮讓美網的“費納決”變得遙不可及,直到今年兩人同時回歸,才讓美網有了首現費納史詩對決的可能。
2008-2011那連續4年的錯過,“費納”各自失手兩次打成平手,美網版圖上“費納決”的缺失讓這次的“歷史性會晤”變得格外珍貴。1/8決賽,納達爾已經很好的解決了開場慢熱的老毛病,再加上豐富的經驗,盧布勒夫想給西班牙人造成太大的困難相當不容易。相較于年輕的盧布勒夫,費德勒的對手德爾波特羅無疑是更難對付的一方,畢竟阿根廷人有著發球和正手這兩大武器,只要兩項殺手锏一起上線,沒有人有絕對的把握可以戰勝他。不過對費德勒來說有一個利好的信號就是德爾波特羅在和蒂姆的5盤大戰中消耗太多體能,能否及時得到恢復可能會左右比賽最終的勝負,畢竟德爾波特羅已經不是小將,體能的儲備上和費德勒相比已經沒有多少優勢。
但是費德勒的背傷始終是個隱形炸彈,在戰勝科赫爾斯奇雷伯的比賽中,他申請了醫療暫停離場按摩背部。隨著比賽的深入,比賽強度的增加,費德勒背部要遭受的考驗只會越來越大,一位36歲老將的背能否扛住一波又一波巨大的沖擊,實在是不得而知。而一旦背部出問題,費德勒的發球和反手勢必都會受到影響,沒有這兩個武器,費德勒打誰都無法輕松。
此前,納達爾和費德勒分別6次/11次殺入到美網8強,兩人在8強階段都只輸掉過一次。其實,只要兩人自身不出大的問題,就算對手打滿雞血,“費納”過關的可能性仍然很大。納達爾的慢熱、費德勒的背以及德爾波特羅不可預測的發揮成了阻礙“費納”首次在法拉盛相遇的三大X因素,目標能不能達成,兩天后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