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兼任教練引蕭華擔憂 中央集權也曾有光榮歲月

上數四年以前,道格·里夫斯離開了凱爾特人,遠走洛杉磯,成為了快艇隊的籃球部總裁兼任主教練。里弗斯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算是個幸運的人,在與綠軍的三巨頭分手之后,他很快便接手了另一組天賦毫不遜色的三叉戟,只不過這一次,他沒能彰顯神力。
四個賽季,常規賽217勝111負,季后賽18勝22負從未染指西決。一次又一次的乘興而去敗興而歸終于在近日化成苦果,根據沃納洛夫斯基的報道,快艇隊老板鮑爾默已經宣布裁掉里弗斯總裁一職,讓其潛心致力于球場。
快艇隊建隊的失敗可謂讓我們看到了總裁兼任主教練的弊端。根據ESPN記者沃納洛夫斯基的跟進報道,NBA總裁蕭華向各隊老板對這種兼職模式表達出了自己的擔憂。
目前,除了剛剛卸任的里弗斯,還有三支球隊的主教練與總裁職務由一人兼任,分別是圣安東尼奧馬刺、底特律活塞和明尼蘇達森林狼。
從情理上說,球隊運營總裁和主教練的職位都是全日制專任職業。一個人兼任二職的確會消耗更多的精力,從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供職者在一個領域上的能力與優勢。道格·里夫斯和老鷹隊的布登霍爾澤都受其影響,沒有能夠率領球隊打出足夠出色的成績。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種高度中央集權制度卻賦予了主教練最大程度的威信與自由。兼任總裁能夠讓主教練產生安全感與歸屬感,也有著自己挑選球員的自由。在這種模式下,波波維奇麾下的馬刺隊成為了NBA近二十年來最成功的球隊,自1999年起,他們獲得了五次NBA總冠軍、六次西區冠軍和五次常規賽第一。除此之外,另一個總裁兼任主教練的成功案例由“神算子”帕特·萊利締造。這位一手締造了“Showtime”時期湖人的沙場奇才在1995年加盟熱火,隨后便擔任球隊總裁。盡管有過運營失誤,但是將奧尼爾帶到邁阿密的交易卻力挽狂瀾,他們在2005-06賽季成功捧杯。
如果波波維奇沒有身兼高位,或許馬刺就沒有如今的老辣與穩定;如果萊利撒手總裁一職,或許熱火就沒有攜手奧尼爾后的逆天改命。總裁兼任主教練的中央集權模式有利有弊,但是縱觀NBA歷史,能夠在其間游刃有余的人才著實不多,蕭華對于這種模式的擔憂可以理解。隨著里弗斯的卸任,活塞隊的大范甘迪和森林狼的錫伯杜一定會倍感壓力,浪潮已經逆轉,搏機會還憑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