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評:奧斯塔彭科法網奪冠!歷史書寫不下她的成就

體壇+特約評論員彭延媛述評
20歲零2天的時候擊敗哈勒普,在羅蘭·加洛斯加冕,奧斯塔彭科創造了無數的歷史!她是史上首位來自拉脫維亞的大滿貫冠軍,是繼2004年的莎拉波娃(溫網)和庫茲涅佐娃(美網)之后最年輕的大滿貫女單冠軍,還是庫茲涅佐娃之后最年輕的首次奪取大滿貫的人。這是她的首個大滿貫頭銜,也是她的首個巡回賽頭銜——第一次奪冠就在大滿貫的球員,要追溯到1979年澳網奪冠的芭芭拉·喬丹;而第一次奪冠就在法網的球員,則是1997年的庫爾滕。同時,拉脫維亞姑娘更是1933年以來首位在法網稱雄的非種子選手!而2017年的法網,僅僅是她參加的第8次大滿貫成年組正賽!
歷史書已經寫不下了!但我們還可以先看看那場創造了歷史的比賽。
作為殺進過法網決賽的球員,哈勒普距離創造屬于自己的歷史曾經非常接近,近到只差3局!她在首盤比賽中充分發揮了最擅長的穩定、機敏、準確以及耐心,利用了對手的稚嫩,抓住了每一個破發機會;第二盤,更是率先破發以3比0領先。但隨后,哈勒普的法網冠軍夢就一點點在手中流逝了。
發生了什么呢?從主觀的角度來講,哈勒普緊張了!如果面對的是莎拉波娃,她或許不會在大好局面下出現如此大的變化,但面對的是奧斯塔彭科,患得患失的心理就占據了她的頭腦。
當然,奧斯塔彭科并不是沒有變化的。她的打法簡單暴力,從哪個角度講都不是紅土專家。但在第二盤0比3落后時,她顯然提高了準確度,打得更有耐心。有個數據尤其值得玩味。總體而言,奧斯塔彭科是個快節奏球員,她在較少回合里的得分次數要遠遠高于多拍的爭奪。然而,當這場法網決賽進入到決勝盤時,在0到4拍的回合里,哈勒普得分更多;在9拍以上的回合里,奧斯塔彭科拿下了更多的分數!
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壓制!講真,哈勒普理應是更不懼怕多拍較量的球員。但當快節奏的奧斯塔彭科反而能在多拍中勝出時,兩個人的信心就會此消彼長。決勝盤關鍵時刻,哈勒普屢屢出現主動失誤,就是信心缺失的表現。反觀奧斯塔彭科,她似乎完全不在意進攻當中的失誤是否會讓自己和冠軍失之交臂,而是堅持進攻,堅持主導比賽。最終,她在這場比賽中的54個制勝分和54個主動失誤充分的體現了自己的風格,打出“自己的網球”。
早在本屆法網開賽前,輿論就預測女單比賽會出現黑馬。然而,大概很少有人能夠想到,這匹黑馬會如此之黑,如此的充滿了“第一次”的歷史。女子網壇當然需要奧斯塔彭科這樣的新生代,充滿生氣,極其“暴力”——本屆法網7場比賽,她打出299個制勝分,淘汰了斯托瑟、沃茲尼亞奇、巴辛斯基以及今天的哈勒普這些成名球星。而奧斯塔彭科的崛起,也是個典型的網球故事:5歲開始學網球,第一個教練就是母親。不過,奧斯塔彭科的未來又會是哪一種典型呢?
除了威廉姆斯姐妹、莎拉波娃等巨星,新一代的大滿貫冠軍如科維托娃、穆古拉扎,哪怕是科貝爾,都在奪取大滿貫后迅速滑落,無法建立起屬于自己的一個時代。奧斯塔彭科比她們更年輕,上升的速度也更快——這一切,20歲的她準備好了嗎?庫爾滕奪冠那年才出生、生日當天殺進法網決賽的拉脫維亞姑娘說:“我知道那段歷史,在法網奪冠本就是我的夢想,我真的非常非常高興!”
那么,就先高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