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德國主帥曾在中超鬧僵 施密特馬加特改寫歷史?

隨著德國少帥施密特成為北京國安新一任主帥,中超聯賽歷史上也迎來了第4位德國籍主帥。在施密特之前,三名來到中超打拼的德國教頭境遇有所不同,曾在亞泰執教的米登多普,曾在遼足執教的洛蘭特都以匆匆下課與俱樂部不歡而散為結局。而德國鐵帥馬加特如今則把魯能帶到了一個穩定的狀態當中。不知施密特這位德國籍爆款少帥的到來,能否今后有更多的德國主帥來到中超執教,將德國足球嚴謹的文化引渡到國內。
雖然中國足球在80年代有過接觸德國足球專家的歷史,施拉普納也有過執教中國男足的經歷。但中超聯賽創立之后,德國教練就一直不受中超俱樂部青睞。在2008年,兩位來自德國的教練來到了中超執教,開辟了德國教頭中超執教的先河。2008年,長春亞泰聘請了德國人米登多普來擔任球隊主帥。但米登多普與亞泰的合作持續了不足百日就以鬧僵分手告終,米登多普的下課原因,除了帶隊成績平平之外,還在于他與中國足球環境的極度不融。在下課后,米登多普一度通過媒體表示,他要討回長春亞泰欠他的薪水,并準備通過向國際足聯狀告中超有假球,要求國際足聯調查。
同樣在2008年來到中超執教遼足的德國老帥洛蘭特也與米登多普有著類似的經歷。在執教半個賽季之后,一波遼足在聯賽的7連敗最終讓“獅王”洛蘭特下課。在離開中國后,洛蘭特也通過FIFA向遼足索要薪水,并痛批遼足在球隊后勤保障、球員康復等工作上的不職業行為。
與米登多普和洛蘭特兩位因為無法理解和接受中國足球文化環境的德國教練不同,一直被媒體看做是鐵血主帥的馬加特,在接過魯能教鞭后讓魯能一直處于較為穩定的狀態當中。注重球隊紀律、重視體能訓練的馬加特如今讓魯能已經很少聽到“魯能步行者”之類的批評。當然,魯能近期不錯的狀態也并非馬加特一人之功,佩萊、西塞這樣強力外援的助陣,以及王永珀、韓鵬等等本土大佬的離開讓球員配置更為合理,都是魯能一改往日散漫作風的原因。目前說馬加特的這次魯能之旅“成功”,顯然還為時尚早。
與之前三位來到中超打拼的德國教頭相比,此番入主國安的施密特顯然擁有更為華麗的執教履歷,以及年齡上的優勢。他所認知的德國足球已然不是曾經的單一粗放型模式,這位時下流行的少壯派爆款主帥登陸中超,也算是新潮流德國主帥與中超俱樂部的首次握手。施密特在國安的執教成果,也很可能會影響新派德國教頭未來的中國市場。(陳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