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成績護品牌還要懂小漢 接班羅斯伯格需考慮三點

體壇+特約記者茅為安報道
梅賽德斯公開招聘車手填補羅斯伯格退役的空缺,雖然這則廣告不失為有效的危機公關手法,甚至吸引了不少前F1車手響應,但是留給梅賽德斯高層真正選擇的余地并不多。
羅斯伯格在拿到世界冠軍后突然決定退役,讓以沃爾夫和勞達為首的車隊管理層措手不及,因為他們沒有“備胎”計劃。哪怕“除了萊庫寧和科維亞特之外”的所有車手都聯系過沃爾夫,但是想要找到一名候補車手,在實力上至少與羅斯伯格旗鼓相當,又符合車隊利益,還要在2017年捍衛霸主地位,并不容易。
論實力:挖角重要二線車手
不可否認,羅斯伯格的純速度不如漢密爾頓、全面性不如阿隆索、戰斗力不如維特爾,但是他為梅賽德斯拿到了23個分站勝利和30個桿位。更為重要的是在“銀箭”統治F1的三個賽季里,他與漢密爾頓合力為車隊拿下51場勝利(三年一共進行了59場比賽)、31次包攬前二名、56次奪下桿位、27場比賽霸占第一排起步位置;德國人自己的世界冠軍,正是來自穩定的發揮,連續26次從第一排起步就是最好的證據。所以,梅賽德斯在兩名車手內戰的同時,還是能保證屬于車隊的最高榮譽。
2017年的技術規則改革以空氣動力學為主,這一方面是紅牛的傳統優勢。今年下半賽季,已經明顯看到紅牛呈現良好的上升勢頭,多場比賽能給梅賽德斯帶去壓力。倘若新賽季在引擎一環能進一步提升性能,加上里卡多和維斯塔潘延續火熱的狀態,紅牛有望向梅賽德斯發起更有力的沖擊。
此時,梅賽德斯的大功臣之一、執行技術總監帕蒂?洛維被爆可能離隊。果真如此的話,新賽季還沒開打,衛冕冠軍連失兩名大將。如果新車手不能在成績上達到相同的水準,尤其是在漢密爾頓狀態不佳時挺身而出,“銀箭”要想衛冕,就有了大麻煩。
擁有世界冠軍頭銜的車手里,除了巴頓決定“休息”,維特爾、萊庫寧和阿隆索都與各自的車隊有合約在身,紅牛更不會把自己的當家王牌放給對手,梅賽德斯只能從二線車手中選擇。
留守印度力量的佩雷茲、威廉姆斯的博塔斯、加盟哈斯的馬格努森、今年中途被“下放”紅牛二隊的科維亞特,是其余車手里唯一擁有登上領獎臺經驗的,再加上品學兼優但時運不濟的霍肯博格和被定在紅牛二隊的塞恩斯,構成了最理想的羅斯伯格候選人名單。
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博塔斯是這些人中唯一梅賽德斯可以挖角的對象。威廉姆斯不愿放走博塔斯,因為他已經效力了五年(2012年為替補車手),了解車隊的運作,而馬薩的接班人蘭斯?斯托爾毫無F1經驗。不過,沃爾夫是這名芬蘭車手經紀團隊的幕后大老板,梅賽德斯又是威廉姆斯的引擎供應商。根本無需沃爾夫出面,勞達身為梅賽德斯非執行主席,完全可以憑借他的談判本領,一個人搞定威廉姆斯。
對威廉姆斯來說,拒絕梅賽德斯沒有好處,那等于謝絕最強勁的動力單元。如果這支老牌車隊想打破2012年以來的冠軍荒,長遠來說,還得依靠德國人的引擎技術。
當然,梅賽德斯也可以一分不花,就得到“免費的”羅斯伯格替補,那就是年輕的威爾雷恩。同樣是德國車手,他只有21歲,已經加入梅賽德斯青訓項目多年,去年代表梅賽德斯贏得了DTM車手年度冠軍。今年,威爾雷恩首次參加F1,雖然駕駛的是“魚腩”車隊馬諾的賽車,但排位賽速度相當了得。他在奧地利闖關Q2成功后拿到第12的發車順位,最后轉化為車隊本賽季唯一的一個積分。事后,沃爾夫稱贊他是個“特殊的男孩”。
沃爾夫一直把威爾雷恩視為未來的梅賽德斯車手。今年西班牙大獎賽后,漢密爾頓因為對撞車事故不滿,發出過“罷賽”威脅。梅賽德斯在緊接著的季中測試里,臨時改變計劃,派威爾雷恩駕駛W07賽車,被認為是緊急措施,以免漢密爾頓真的不肯在摩納哥比賽。
沃爾夫原本希望印度力量給威爾雷恩兩個賽季的鍛煉機會,因為羅斯伯格已經續約到2018年底。但是,沒想到印度力量選擇了另一名梅賽德斯旗下的年輕車手奧康,而羅斯伯格偏偏突然退役。于情于理,用威爾雷恩來頂替,比選擇博塔斯更合乎邏輯,畢竟梅賽德斯已經在他身上投入多年,當空位真的出現時,如果反而不用,無疑是否定當初的決策。這個處境,紅牛在2013韋伯退役和2014年維特爾決定離開時,就經歷過,結果兩次都是提拔自己的年輕車手。
梅賽德斯重用威爾雷恩固然會有風險,這意味著他將在自己的第二個F1賽季,就面對車隊的衛冕壓力和漢密爾頓這般強大的隊友。然而,他也可能像里卡多和維斯塔潘那么出色,就看沃爾夫是否會做出“勇敢的”決定?
論團隊:避免與漢密爾頓爭寵
縱觀梅賽德斯自2010年以來的發展軌跡,每一個階段都穩定提升,直至稱霸F1。雖然大部分員工都是英國人,而管理層中的核心人物沃爾夫和勞達是奧地利人,但車隊秉承了德國企業最講究的嚴謹和秩序。
連續三個賽季,漢密爾頓與羅斯伯格在激烈的內斗中擦出了不少火花,他們的關系一度跌至冰點。為了管理好這對隊友,沃爾夫多了不少白頭發。終于在2016賽季,倆人的關系有所回暖,最重要的是很職業地為梅賽德斯出力,提前四場宣告衛冕成功。
七年間,梅賽德斯只聘用了三名車手,相比舒馬赫和漢密爾頓的霸氣外泄,羅斯伯格為人處事內斂、低調,尤其是當漢密爾頓頻頻挑戰車隊權威時,他對車隊言聽計從。這其中包括:2013年在馬來西亞最后幾圈,羅斯伯格聽從指示,放棄了攻擊隊友;今年在摩納哥,羅斯伯格在賽車出問題后,遵照車隊的要求讓出位置,以便漢密爾頓能替車隊爭取勝利,也確實完成了這個任務。
漢密爾頓在阿布扎比再一次表明,事關個人利益的關鍵時刻,他不會聽從車隊。如果再找來一名同樣手段強硬甚至善于玩弄權術的隊友,內部競爭對帶來良性還是惡性的后果,無法保證。如果邁凱倫愿意放人,巴頓是不錯的代替人選。馬薩回心轉意的話,也是如此。但是,他們不能代表未來。
沃爾夫稱阿隆索是“不得不考慮”的人選,此話本身沒有錯,畢竟任何車隊主管都希望擁有如此出色的車手,但是西班牙人與邁凱倫有工作合同,只能到此為止。作為阿隆索經紀團隊真正的老板,前雷諾領隊布利亞托雷公開表示他們會遵守與邁凱倫的合約,意在終止謠言。
如果漢密爾頓與阿隆索再次聯手,的確可以制造轟動效應,甚至挽救F1的收視率,但是沃爾夫作為梅賽德斯的運動主管,首先必須為品牌著想。2007年的故事沒有人會忘記,阿隆索與漢密爾頓的內耗,讓彼此都失去了世界冠軍。而且,西班牙人還在邁凱倫的“間諜案”審判中變成了“污點證人”。梅賽德斯顯然不想重蹈覆轍。
維特爾與韋伯搭檔的歲月里,2010年土耳其的撞車、2013年在雪邦搶走隊友的勝利,也暴露了他冷酷殺手的一面。所以,他與漢密爾頓合作也會埋下定時炸彈。
沃爾夫表示無論誰會成為漢密爾頓的隊友,都將繼續堅持一視同仁。但是,只要不是維特爾、阿隆索,也不是維斯塔潘這樣不怕虎的初生牛犢,其他人實際上很難真的與三屆世界冠軍為敵。這樣一來,梅賽德斯就有了非名義上的“二號車手”。
論經濟:絕不能做虧本買賣
說到底,F1是一項生意,而沃爾夫是一個生意人,他為梅賽德斯找的“羅斯伯格替補”必須在經濟效益上達到最大價值。
羅斯伯格原先在今年五月與車隊續簽二年合約。根據報道,如果他的表現達到所有獎金條款,一年將領到2000萬歐元。如今他的退役,讓梅賽德斯在2017-2018年留出了兩年4000萬歐元的薪資預算。
這就是為什么找阿隆索或維特爾都不切實際。據爆料,阿隆索在邁凱倫的年薪高達4000萬歐元,其中本田支付一半。法拉利從紅牛挖走維特爾,第一年總共付出了接近4000萬歐元,而德國人今年和明年的年薪降回到正常水平,但也達到3000萬歐元。
F1有一個時常被遺忘的部門,那就是所謂的“合同認可委員會”(Contract Recognition Board )。所有車隊簽訂參賽協議時,都自動接受其與車手的合約受該委員會獨立管理,從而保證當事雙方的利益。因此理論上,除非車手的合同里已經注明特殊的提前解約條款,如維特爾離開紅牛時,否則不能提前說走就走,除非本人與車隊達成另外的協議。
簡而言之,梅賽德斯要想現在得到一名有合同在身的車手,要么直接買斷他的合同,要么開出能讓其東家滿意的價碼。顯然,要得到阿隆索或維特爾,付出的代價可能足夠支付一名二線車手十年的薪水。
唯一可以確認合同里有跳出條款的車手,只有哈斯的格羅斯讓,但他從來與梅賽德斯沒有任何交集。而且有一點不確定,因為哈斯與法拉利的緊密關系,他的特殊條款是否僅在法拉利發出召喚時才有效。
霍肯博格接受雷諾的橄欖枝后,他的年薪被視為二線車手里第一高,但也只有七位數。他的前隊友佩雷茲雖然能力得到公認,年薪剛剛超出300萬歐元,但他與印度力量的合同與個人贊助商綁定,所以相當復雜。
博塔斯的薪水也在這一水平線上,而且與威廉姆斯的合同已經來到最后一年。梅賽德斯完全可以用1000萬歐元同時解決芬蘭人的年薪、對威廉姆斯的補償,以及經紀團隊的傭金,還能省下另外1000萬歐元。至于自由身的威爾雷恩,就更加劃算。
如果沃爾夫可以自由選擇,他肯定瞄準維斯塔潘。今年奧地利人已經多次公開自稱是荷蘭人的“車迷”,而且梅賽德斯在他參加F3時就發出邀請,但只能給予GP2席位,所以被紅牛捷足先登。可見,紅牛更不會放走當今F1第一天才。
同樣是紅牛的車手,塞恩斯在去年與維斯塔潘搭檔時毫不示弱,但他很難在2019年前得到機會晉升。但是紅牛在西班牙人身上也投資不少,想必要坐地起價。所以,沃爾夫實際可以考慮的對象,非常有限。
既要保證成績,又要維護品牌,還要確保經濟效益,羅斯伯格留下的“難題”確實讓沃爾夫頭很大,但是精于計算的他,心中早已有了算盤。倘若洛維果真在2017年“投敵”其他車隊,梅賽德斯更需要找到合適的技術棟梁,而前法拉利技術總監埃里森將在明年上半年解除“園藝假”的限制,必是最理想的人選。屆時,從羅斯伯格身上省下的錢,正好用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