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去留引空前關注 三主因告訴你為何她不可取代

體壇+記者謝偉報道
預熱了很久的郎平紀錄片《轉折點》下篇終于在昨晚播出,雖然郎平沒有給出她是否會繼續執教女排的肯定答案,但那句“先治病吧,一瘸一拐影響國家形象”也告訴了眾人,至少在現階段,郎平是無法再繼續就任女排主教練一職了。至于郎導的病需要醫治多久,沒有人有確切的答案。不過所有人都確定的一點是:沒有人,比郎平更適合中國女排主教練這個職位。
在中國女排主教練這個位置上,郎平有著區別于其他人的眾多優勢,而這其中最突出的無外乎以下三點:
一:她曾是世界最頂尖的攻手,對排球的認知非常人能及
郎平在役時期中國女排所創下的5連冠佳績幾乎成了那一代中國人口舌相傳的佳話,到現在還被許多排球迷津津樂道。作為那個時代世界女排最頂尖的主攻,有著“鐵榔頭”之稱的郎平是無數世界強隊的夢魘。都說二傳是一個球隊的核心,若沒有攻手的下分,二傳組織的再精妙也是徒勞,郎平正是所有二傳都夢寐以求的那個強力搭檔。
當然,郎平的實力不是天生的,跟她的刻苦練習分不開,最讓人心疼的時郎平退役的時候她的膝蓋已經磨損相當嚴重,30多歲的人膝蓋卻跟6、7十歲的老人差不多,除了膝蓋,郎平渾身上下還有很多傷病。日復一日的練習讓郎平對排球的理解比很多同樣從事過排球運動的教練都要深刻的多,她知道怎么練合理,怎么練有效。
二:她是中國女排最早走出國門的,眼界異常開闊
結束運動員職業生涯之后,郎平選擇出國留學,那時候的郎平就意識到僅僅靠她當運動員所積累下的排球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她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郎平在去美國念書的時候,就兼職擔任學校排球隊的教練,后來她又擔任過意大利排球俱樂部的主教練,再后來她成為了美國女排的主教練。
郎平的執教經驗,是從低水平的美國大學校隊到歐洲職業俱樂部再到國家隊這樣一步一步累積出來的,眾所周知,郎平非常負責任,所有的訓練計劃幾乎全部自己制定并實施,多層次多國籍的執教經歷不僅豐富了郎平的執教水平,更讓郎平練就了一身知己知彼的本領,她幾乎熟悉世界所有主流強隊的打法和明星球員的技術特點,并總能根據場上的形勢制定出合理的戰術,把每個球員的能力發揮到極致,目前國內能達到這個水平的教練可以說鳳毛麟角。
三:她的女性身份讓姑娘們與她格外親近
放眼國際排壇,那些世界強隊的主教練幾乎是清一色的男性,不光是排球項目,絕大多數競技類體育項目上,優秀的教練員多數都是男性(在這里記者沒有性別歧視的意思)。當然,現如今日本女排也開始啟用女教練,但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像郎平這么成功的排球女教練,在全世界都是很罕見的。
不同于王寶泉等昔日國家隊主教練的嚴厲,郎平把每個隊員當女兒看待。郎平會從美國給朱婷帶蛋白粉,時刻關懷她的身體,還親自把朱婷引薦到土耳其去打球,為的就是開闊朱婷的眼界,讓她可以吸取到很多在國內學不到的東西。前段時間感恩節,當多數運動員都在感謝父母時,女排的姑娘們則都在感謝郎平昔日的貼心照顧。
帶領女排奪冠后,每個姑娘都流著淚跟郎平擁抱,那種感動,像極了母女齊心協力共度難關后的撥云見日,是眾多男教練所無法比擬的。然而,可惜的是,不只是在國內,就算放眼國際,能有郎平這樣執教水準的女性教練幾乎沒有。
當然,作為主教練,郎平還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個人魅力等等,這里就不一一贅述。只希望郎導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以身體為重,畢竟為中國排球奉獻了大半生,是時候享受屬于自己的個人時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