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安切洛蒂動腦了 拜仁麻煩更大了

記者黃思雋述評
經歷12年來首次前半程連敗,以及本賽季第2次連續3場不勝,拜仁不出意料反彈了。2比1擊敗勒沃庫森后,德甲霸主沒有被豪取7連勝的萊比錫RB拋離,也沒有讓身后一伙追兵進一步縮小分差。態度端正了,3分到手了,但問題反而更多了。
馬丁內斯完場前用手阻擋福蘭德頭球攻門被漏判,拜仁僥幸保住勝果。
陣地戰和反擊都不會了
瓜迪奧拉任內,拜仁每場比賽的戰術與人員安排都讓人捉摸不透,光是猜首發名單和球員的具體站位就頗有樂趣。現在?閉上眼睛都知道安切洛蒂打433。好消息是,連敗和持續低迷迫使安胖開動腦筋了。此役,拉姆繼續像周中歐冠那樣出現在三中場靠右的位置,基米希則首次在安帥手下出任右邊衛。比賽開始后,兩位邊鋒道格拉斯·科斯塔與穆勒經常內收,留出兩條邊路讓兩閘打理。換言之,紙面上雖還是433,但安帥對邊路已不再像此前那樣迷信,試圖通過增加中路兵力改變控制力不足的狀況。
想法是好的,效果卻出不來。一方面在于科斯塔并不清楚自己在無球狀態下該做些什么,一旦持球就陷入單打獨斗,而穆勒的身體與心理狀態都跌入低谷,不能再用位置問題來搪塞。兩人對中路和萊萬多夫斯基的支援做得不到位,依靠兩位邊鋒內收來重奪中場控制權的設想就此落空。
另一方面,勒沃庫森主帥羅格·施密特非常大膽地留前斗后,兩位主力前鋒小豌豆和福蘭德先坐板凳,首發前場派上25歲的穆罕默迪、22歲的恰爾漢奧盧、20歲的布蘭特與17歲的哈弗茨,首發平均年齡為今季最小的23.1歲。依靠年輕力壯的天然優勢,勒沃庫森一開場就出人意料采取主動,并猛攻拜仁兩位老同志阿隆索與拉姆的結合部,不到10分鐘便連續在禁區左肋創造兩次射門良機。
本場拜仁的大牌們態度足夠正確,踢得也足夠拼,全隊跑出114.74公里,比賽季均值多出3公里有余,但仍比對手少了3.29公里,于是呈現出來的場面是拜仁球員的動作與跑位完全跟不上焦急的心態,也無法用速度壓制對手,反倒屢屢追著對手屁股來跑。
最尷尬的是,當安帥在比賽尾聲換上羅本與里貝里,而勒沃庫森形成圍攻之勢,拜仁獲得足夠多的反擊機會,但每次都在混亂中草草收場。按照安帥的設想,拜仁不需要像過去3年那樣,每場都90分鐘壓制對手,有時應主動引蛇出洞,打對手反擊,因為反擊是效率最高的得分方式。但事實非常諷刺,拜仁不光陣地進攻的法寶丟了,就連快反也一團糟,剩下的就只有機械化的邊路傳中了。
上輪輸給多特蒙德,按德甲官方數據,拜仁完成多達22次傳中,左邊衛阿拉巴一人就有8次,但整場并未以此創造出任何進球良機。本場隨著邊鋒內收以及未能形成圍攻態勢,拜仁大幅減少盲目傳中次數(全場11次傳中),蒂亞戈的進球正是來自阿拉巴左路傳中,胡梅爾斯的進球則是基米希的角球傳中。但除了這一板斧,拜仁就剩下單打獨斗,試圖憑借高人一等的能力“爆”出機會。只是由于“羅貝里”沒有首發,這種進攻方式本場也難得一見。
解藥:博阿滕當司令塔
進攻端一團亂麻,防守端依舊漏洞百出。將活力下降的拉姆移到中路,把右路交給基米希,這個調整是可取的。基米希的體能與技術能力可以包辦整條右路的攻防,本場他跑了12.32公里,僅次于智利后腰阿朗吉斯(12.67公里)。問題在于,當拉姆出現在中場,安帥又堅持使用更老邁的阿隆索,這就導致中場活力跌至谷底,出現太多被動防守的局面。
龍哥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干凈利索的長傳策動,拉姆則擅長利用節奏變化、靈巧轉身以及快速簡練的中短距離傳球轉守為攻。但兩位老將面對年輕對手反復沖擊時,已明顯力不從心。勒沃庫森的進球正是恰爾漢奧盧左路帶球突然變向晃倒拉姆后,與布蘭特打出撞墻配合,然后迅速甩開阿隆索,一對一洞穿諾伊爾球門。
其實矛盾的焦點就在于是否繼續使用阿隆索,這取決于安帥對進攻發起點的理解。在瓜帥體系里,博阿滕與后撤變成第三中衛的阿隆索是最重要的進攻發起點。但在安帥體系里,博阿滕的進攻組織作用明顯被削弱,同時阿隆索也減少了后撤發起進攻的次數。簡言之,拜仁進攻發起點前移了。一旦拿下阿隆索,蒂亞戈負擔就會加重,而其他幾位中場都不具備龍哥那樣的策動能力,拜仁進攻很可能就此癱瘓。
解決的辦法并不難,那就是重新將指揮棒交給博阿滕,甚至給予同樣具備發起進攻能力的胡梅爾斯更多話語權,從而解放中場,甚至可以減少一名中場,讓穆勒徹底回到一個自由的位置上,變回4231,或者像萊比錫那樣的442。但,安帥可以說服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