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排球屢屢錯失發展良機 僅靠郎平確實難以推動

體壇+特約記者諾克報道
上周,央視解說洪鋼在微博上轉發郎平出席排球推廣活動的微博引發熱議,原微博已經被他本人刪除,隨后他又迅速更新為自己的發言做出了解釋。洪鋼此次在微博的發言被球迷做出兩種解讀,一種解讀認為洪鋼是在諷刺中國女排,他身為排球評論員,是在目前的排球熱度中澆一盆冷水,而另一種解讀則認為洪鋼的發言才是真正關心排球的發言,表達了他目前對排球推廣工作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態度。無論他所持的是哪種態度,中國排球的發展,確實讓人擔憂。
洪鋼在微博中提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之后,我們就失去了一次排球發展的好機會。確實,在雅典奧運會之后,中國女排的奪冠的確讓中華大地振奮,不過在當時,這一股熱度并未波及以及影響排球的推廣工作。排球聯賽依然處在非常尷尬的境地。要知道1976年的女排聯賽,參賽隊伍多達37支,而到了2004年,僅縮水到12支。隊伍雖然有冠名,但仍然是以省隊的班底為主,人員的流動性差,也很明顯的看出,在聯賽中基本上是為全運會做鍛煉。雖然在2006和2007賽季擴充了隊伍,但實力較弱的球隊也只能“陪太子讀書”,聯賽的可看性也沒有那么強。
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體制逐漸松動,各個項目的職業化運作也慢慢展開,不過排協依然沒有抓住這次機會,而隨著中國女排在這一周期成績的不穩定,排球聯賽再一次失去了好的發展機會。不過這一時期恒大女排的橫空出世讓人看到,職業化的腳步已經在慢慢走入排球聯賽,而恒大隊引入外援也讓其他各隊看到只有投入才能有好成績。另一方面,在排協的官網中,2010賽季之前,在官網中只標明是全國排球聯賽的資料,但2010賽季后則寫明了贊助商,這一點細節也非常值得玩味。
2012年兵敗倫敦后,女排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在2013年全國注冊的排球運動員僅2600余名,一線隊員更是只有300余人。而時任排管中心主任潘志琛力請郎平出山,并承諾對群眾排球以及排球聯賽改革,才讓排球聯賽逐漸顯現活力。國家隊爭氣的表現也再度讓人開始關注女排,但也僅僅是女排。我們必須說,女排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口,但現在這個突破口讓中國排球大踏步的發展了嘛?答案是沒有,男排與聯賽,與其余兩大球的賽事相比,依然乏人問津,群眾排球的推廣,也依然缺乏亮點。而中國排球事業的發展,則依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