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納達爾一樣的斗士 克耶高斯的失利不值得同情

體壇+特約記者溫媛報道
上海大師賽,兩場失利,兩種不同的滋味。
納達爾的上海站首秀,3比6/6比7不敵特洛伊基。而克耶高斯則輸給了德國選手茲維列夫。一場是拼盡全力后的無奈出局,另一場則是消極比賽后注定的失利懲罰。
納達爾從來都是個斗士,不論在他拿下一個個大滿貫時的高光時刻,還是在近幾年跌落凡間,在傷病的折磨下遭受接踵而至的打擊的灰暗時分。他都是在奔跑,在向年歲和傷病發起沉默但倔強的抗爭。
而克耶高斯從來就是個混不吝,從他出名那一刻起,就扮演著對前輩不恭不敬,大言不慚,對同行冷眼相輕的角色。一有爭議時,就是在跟裁判,司線和官員斗來斗去。好像全世界都在針對他,全世界都是刻意地以他為敵,只有他一個人才是對的。可事實呢?
這一次的上海,依舊如此。納達爾沒能挽回敗局,甚至這場比賽,恐怕是他本賽季的最后一戰。因為在賽后他承認,“對我而言,本賽季基本上結束了,接下來要考慮一下下賽季該怎么做。一味打比賽也許不是最好選擇,訓練或其他方式可能對我更有效。”
而克耶高斯呢?消極比賽,對抗主裁。“這是觀眾你們的選擇,你可以選擇不買票。我又不欠他們的,不喜歡看我的比賽你走就好了。”一副好似別人求之不得才來看你比賽的樣子。
納達爾在思考著自己未來堅持的方向,是對賽程做出取舍,還是在自己訓練的基礎上做一些改變。即使近幾年的局面對他來說一年不如一年,擺在他面前的挑戰和考驗成正比例增長,但是不死心的納達爾還執迷留戀網球,期待著能與命運抗爭到底,再多品嘗幾番勝利的滋味。而克耶高斯倒是“灑脫”,上海本來是他進軍總決賽撈分的大好機會,但對于倫敦,他卻滿臉不在乎,“我不在乎,沒什么大不了。”
不是刻意指責克耶高斯這份消極,因為每個人都有為自己選擇的權利,或積極向上,或消極沉迷。沒有人能綁架你的選擇。只是在生活中,你的選擇,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處境和走向。冠軍不是一天鑄成的,而壞小子的帽子也不是一時間就死死扣上的。
如果可以,還是像納達爾一樣,做一個人生的斗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