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切換戰斗模式決戰里約 最想踏踏實實睡兩天

特派記者馬寅里約報道
在以3比1戰勝荷蘭女排之后,中國女排時隔12年又一次打入奧運會決賽,郎平作為運動員、教練員參加奧運會的光輝歷史也得以延續——那就是她四次參加奧運會,四次都打入最后的決賽。1984年當運動員時她拿了冠軍,1996年和2008年兩次率隊獲得銀牌,2016年,她又率隊迎來了一次可能創造歷史的機會。
這場打到里約時間8月19日凌晨一點多的半決賽,令親臨現場觀賽的人們興奮得久久無法入睡,國內的朋友也長時間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可是在賽場混合區和新聞發布會接受各路記者長達一個小時的采訪之后,郎平只剩一句話:“我好累。”
郎導的累,不設身處地是無法體會的。
五十多歲的人,一身傷病,每天跟二十幾歲的孩子一樣早出晚歸,回到奧運村,安排孩子們休息的時候,她還要看錄像,做準備,等到孩子們起床再帶她們分析研究。訓練時,站上球場就精神百倍。她認為必要時會親自上手打,即使是站在場邊觀看也不停在思考指揮。比賽時眼鏡一戴,那眼神瞬間犀利,大腦高速運轉計算,盡最大可能把手中有限的牌打到最佳效果。
當重要的勝利到來時,總是我們正嗨,郎導已累——世錦賽如此,世界杯如此,奧運會更是如此。
奧運會的比賽隔天一賽,郎導是最早完成從一場到另一場轉換的人。
里約時間8月19日早上,孩子們還在夢鄉,郎導已經爬起來準備塞爾維亞的錄像,特別是小組賽中國女排0比3完敗這場,她認為是最好的戰例之一。
為讓孩子們集中精力獲取養分,錄像學習總是分組進行,但無論是哪個小組的學習,郎導都要全力投入。
“我好累,昨晚只睡了四個小時,起來開始看錄像,再分組帶孩子們看,下午回去瞇一會兒,然后是身體訓練,比賽之前還有好多準備工作要做呢。”郎平說。
說起半決賽的鏖戰,郎平坦言比賽太膠著,比分交替上升,這樣的場面自己都很少見:“比賽前我跟隊員說,這場球咱們玩命也得拼下來,這是打一場算兩場的球,如果過不了這一關,三四名決賽打美國。進了四強,可能連塊牌兒都沒有。”
“荷蘭隊還是大賽經驗少,關鍵時刻失誤多。其實到后來,我也沒有幾張牌了,所有人都換上去了。小麗(徐云麗)的肩不太好,只能首發,在下面站時間長了就換不上去了,副攻不下球,顏妮是我最后一張牌,結果她和丁霞配得不錯,沖出來了。”
“小宇(龔翔宇)最后頂得也不錯,還有小惠(惠若琪),可以說每個人都盡了最大的努力。”郎導總說每次比賽手里就那幾張牌,得計算著打。也就是說在球場上看到郎導平靜的笑容背后,是高速運轉的聰明大腦,還有一顆勇敢的心。
而即將到來的冠軍決賽,肯定又是一場激戰。
“和塞爾維亞這場比賽肯定不好打,我們還是擺正位置沖擊對手。明天上午訓練時,還要再練練發球和攔防布陣。”郎平說。
話說,第二天的訓練課,真的是里約周期中國女排的最后一堂訓練課了。
其實早在里約奧運之前,關于郎平會不會繼續執教中國女排的問題就頗受各方關注,因為大家普遍認為這支過于年輕的球隊的收獲很可能不是在里約,而是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
而郎平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過如果自己身體允許希望一直干下去,雖然設定了一定的條件,也沒有劃定一個范圍,所以大家都寧愿相信,她還會繼續帶領中國女排征戰東京奧運。
但是在四分之一決賽前,郎平提到可能是最后一堂訓練課,這又引起了大家的種種猜測。不過看起來此時完全沒有必要糾結于此,就像三年半之前幾乎沒人能想到郎平會再次出山執教中國女排一樣,未來的很多事很多決定,包括郎平自己,此時心里應該都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我現在最想踏踏實實睡上兩天兩夜。”郎平說。
但誰都知道,郎平一上戰場,馬上就精神抖擻。用她的話說,“我在兩種狀態中間轉換自如!”
那么,就讓我們一起期待郎導切換戰斗模式,帶領姑娘們決戰里約之巔吧!